4月11日 李春教授学术报告(生命科学学院)

来源:bio作者:时间:2025-04-08浏览:10设置

报 告 人:李 春 教 授

报告题目:微生物制造植物天然产物

报告时间: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上午 10:20开始

报告地点:生科院1#109会议室

主办单位:生命科学学院、药食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李春博士,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事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生物催化与酶工程的研究。在Nature Chem Biol、ACS Catal、Nature Comm、Metabolic Eng、ACS Synth Biol、ACS Energ Lett、AIChE J、J Biol Chem、J PhyChem Letter等期刊发表论文450余篇,SCI他引超过万余次,H因子55;获授权发明专利38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项,2017年获得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编著《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设计原理》、《生物工程与技术导论》和《生物化学》等中英文教材和著作11部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7年遴选为中国科协“生物工程学”首席传播专家。目前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合成生物学分会副主任,担任期刊《合成生物学》执行主编和十几种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 

报告摘要:

  种植植物-化学提取是获取植物天然产物的传统方式,该方式生产周期长、占用耕地、收率低,同时整个生产过程还受气候变化影响,对于从植物根部和树皮来源的天然产物提取对植物造成极大破坏。近年来,我们开展了生物酶法转化制备甘草系列三萜化合物的1代绿色工艺,同时还开展甘草萜烯类和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途径的解析与设计、微生物底盘细胞的设计与改造、多基因途径的组装、相关合成与细胞生长的协同调控、细胞工厂优化与适配、工艺开发与集成的研究,设计并构建了2代制备甘草三萜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同时拓展了产物骨架结构的衍生,获得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三萜和黄酮类化合物,创新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工艺。已完成微生物细胞工厂合成的植物天然产物有:蒎烯、石竹烯、红没药烯、甘草次酸、甘草次醛、甘草次醇、熊果酸、齐墩果酸、异甘草次酸、甘草新苷、甘草酸(α和β型)、人参皂甙Ro、甘草素、美迪紫檀素、淫羊藿素和淫羊藿苷等及其结构衍生物百余种。

 

返回原图
/